Contents

简评三则

射雕,君名,阿修罗

每每看完一部有意思的作品,总有些想说的。早有意写点评论,最初是想写长,后来发现写长有两个弊端,一个是花的时间较多;二是自身的文字功力也不够。以防无病呻吟,这次尝试一下简要些的评论。

射雕(2017)

金庸先生的作品我向来是非常推崇的,他的所有武侠作品,我应该都有拜读过。其中最喜爱的当属《天龙八部》和《笑傲江湖》两部,在此不表。喜爱天龙八部的,可以看看水天王x的解读。

说到射雕三部曲,是我最先看的金庸先生的作品。不过实际上,初中时机缘巧合下,我先看的是《神雕侠侣》,之后才是《射雕英雄传》和《倚天屠龙记》。就小说本身来讲,我认为射雕是最能代表金庸武侠小说整个基调的作品,整部给人的感觉,怎么说呢,“中正”似乎比较合适。无论是从角色塑造,还是剧情安排情节设计,我觉得都是中规中矩(褒义,也并不代表没有起承转合和悬念等,只是相对于其之后的一些作品,没有那么出彩而已)。

此次是评今年新拍的电视剧,小说那边就暂时放下。首先给个整体评分,6.5/10。这个分数,代表着及格了,不至于说是拍的很烂,但许多方面,尚有许多可以提高的空间。

说到武侠,首先就来谈谈武术。打戏方面,整体还是很不错的。不得不说,不吹不黑,中国这边的(武术)动作指导确实领先世界。现今许多欧美大片里的打戏,也借鉴了中国这边打戏的“套路”,而不是以前的对殴,从而提高了观赏性。日本的奥特曼系列,在最近的几部剧场版里,似乎也请了中国的武术指导,贝利亚、塞罗、雷欧等的表现都远胜于当年他们本身的特设剧集。本次的射雕中,演员们看的出也是用心去学了这些,才造就了不错的观赏性。

另一方面,特效。武术特效上,我认为需要批评。降龙十八掌等,打斗正酣时,突然就对起波来了,非常出戏,而且毫无气势。可能剧组人员有些误解,认为卷起落叶、风沙、湖水,再对波就是有气势了。然而并不是那样,我看的是挺尴尬。好的例子比如电影《功夫》中的武术特效,并不太多而恰到好处的展现了气势和威力;再比如老版的天龙,射雕中,特效水平并没有那么好,然而仍能感觉到很恰当。其他的,诸如郭靖的白雕,欧阳锋的蛇,欧阳锋逗鸟(教杨康轻功的时候),让人不禁想大呼“五毛特效”,出戏,减分。

武术方面还有一点没有做到位,就是实力的展示。整个射雕中的武功水平,大致可以分为论剑级,高手级,一般级,杂粹级。华山论剑的洪七公、欧阳锋等属于论剑级,他们的武功,可以说是远高于江南七怪(单个一般级,合在一起高手级,全真七子评级大致相同而略高于江南七怪)这个级别的;铁掌帮帮主裘千仞(真)当属于高手级。郭靖最开始实力应该不太行,几乎就是略高于杂粹级,后来慢慢成长到论剑级,而这个成长在剧中体现的并不是太明显,可能是由于拍戏需要?似乎任何时候,郭靖和任何人都是强行五五开,比如和欧阳锋,比如和完颜洪烈手下那帮打杂的。想起风师弟的名言,“他的功力不在我之下”。 还有就是,郭靖降龙十八掌的学习,黄蓉打狗棒法的学习展示都不到位,首先学习过程就草草了事,另外学完了真的表现出区别了吗?

再来谈谈演员。主角的选角扮相塑造,还算令人满意。郭靖方面,没有太明显的优缺点;黄蓉刚开始的小叫花扮相是有些惊艳到我了,后期的女装扮相反而没那么好。配音(这部剧配音演员和出演演员是不同的)整体也还行,黄蓉的声音很可爱。其他角色中,可能是由于到了这个年代,整体上偏胖,略出戏,真正的习武之人,身材走形应该没那么严重吧。并不是瞧不起胖子,我自己也胖,所以深切体会到了胖的劣势。黄药师的塑造还不错,邪劲儿展现出了一些,但还可以加强;欧阳锋也不错,差了点凶狠劲儿,当然台词中不断重复的“少废话”有时让人出戏。

最令我不满意的,是老顽童的塑造。整部剧下来,感觉剧组是不是和老顽童有仇啊,简直把他塑造的跟个傻x一样。我们来看看老顽童的背景,他是前天下第一王重阳的师弟,本身功夫不低,再加之射雕中实际他已习得九阴真经全部,可以说是射雕中还存活于世的众人中,武功最高的了。这样的一个人,疯癫归疯癫,贪玩归贪玩儿,我是不认为其应该表现的像zz一样。另外,配音,台词中,一口一个“不好玩儿”也极其尴尬,有兴趣可以去体验。

再聊聊剧情的起承转折。本次电视剧的剧情走向,大体和小说相同,至少我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区别。要说缺点,我觉得,杨康这个角色的塑造上,有时候转折太僵,不太符合逻辑。还有就是穆念慈为什么会喜欢杨康这一点的处理上,非常生硬,除了智商下线,似乎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。由于年代久远,我已不大记得清楚原著中是怎么描写的了,可能本来就是这样。欧阳锋欧阳克的许多表现也不到位,太浮夸。

感情戏。射雕的感情戏,本也是可圈可点。原著中郭靖黄蓉恋情的起起伏伏,以及郭靖和华筝之间的爱恨纠葛,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而此次电视剧中,感情戏这一块,是要大大的扣分。可能由于某些不知名的局限,感觉剧组在刻意回避这一块。整体上感觉,就像几个小朋友在过家家一样,丝毫感受不到任何的刻骨铭心。没记错的话,两人手都很少牵,最亲密的接触大概是略像老友相见的拥抱,没有贴脸,没有贴额头,什么?你说吻戏,不存在的,会带坏小朋友哦。除了剧组决定的整个走向,演员的演技可能也不到位,就像两个小朋友在玩一样,略尴尬。

音乐没什么好说的,大部分采用了《铁血丹心》的重新编曲,表现尚可。开始我觉得这是剧组是致敬经典,是想把剧拍好的先兆;后来发现,似乎有偷懒的嫌疑,省去不少经费啊,而且最终就算再烂,经典歌曲总不会被人喷。

我为什么说剧组偷懒,那得看道具布景等。举个例子,在荒岛上,洪七公被欧阳锋所伤,然后和郭靖合计骗欧阳锋让其觉得七公功力已恢复;郭靖用空明拳劲就着锋利的匕首割松树(这点剧里实际没讲清楚),再让假装让洪七公掌击郭靖震断大树。这一段里,原著中描写,我记得至少得是碗口大的松树吧,而在剧中,什么玩意儿,几棵小树苗?不是我吹,我一脚都能蹬断的那种。再举个例子,丐帮集会推选新帮主,渲染的倒是挺重大,实际呢,就这么点人?再来一个例子,最后,所谓蒙古大军压境,驻扎在襄阳城外;也太寒碜了吧,总共有100人么?唯一到位一点的,当属之前一点郭靖立功那段(之后没有请求成吉思汗取消婚约而是取消屠城),攻城的壮烈场景表现还不错。

射雕,当属被翻拍次数最多的武侠作品之一,经典毋庸置疑。今年的这部,之前也说了,属于刚刚及格,比不上一些经典演绎,但也不是一无是处。期待以后咱们能拍出更好的剧集。另外,也期待武侠小说界能有新的如射雕般长青的作品诞生。

君の名は

《你的名字》这部新海诚监督的作品离最初上映已一年,其无论在日本还是海外(包括中国)的成就,大家有目共睹。我在前两天刚刚看,一方面是由于BD刚刚出,二是b站也有正版付费观看了。我选择了后者,个人评分给9/10。

新海诚的大名早有耳闻,应该算是除了宫崎骏以外在中国最有名的日本动画电影监督了。然而实际上,君名是我看的第一部新海诚导演的动画电影(之前只看过他导演的番剧《她与她的猫》)。《秒速5厘米》,《言叶之庭》等等,暂且留着待补。

之所以这样,有点像把好的东西留着,收藏起来,有机会慢慢享用。抑或是等合适的人一起分享,或是挚友,或是未来的恋人。

我跟你们讲,单身狗被强塞一嘴狗粮很难受的。这次君名也是,看完了,但觉狗粮太甜,甜到齁了;只能感叹,“真好啊”。转念又一想,“醒醒吧,看脸的”。

说回电影本身。君名的故事本身其实特别简单,无非是身体互换,到互相喜欢,到最后互相追寻找到对方,非常的套路。然而能驾驭住这类经典(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烂大街)的套路,方显导演的功力。

电影一上来,毫不磨叽,直接就开始讲述身体互换的故事,30分钟后突然OP,以及时不时的一点小幽默,非常好的调节了节奏,让大家始终不至于走神。后期故事展开,以及寻求解决方案,也是一环套着一环,高潮迭起,整个100来分钟下来,可以说是一气呵成。

电影的成功,除了本身的剧情、节奏,也离不开其出色的画面和配乐。新海诚的作品里面,画面精良随手截屏即壁纸的美名早已远扬。这次我也切实体验到了。而且,作为2d作画的动画电影,这是一大优势,精美的画面可以最大程度的反映出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,让观众体验到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的世界。我想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动画的本质原因之一。

配乐自不必多说,除了恰到好处的BGM、音效以外,OP、ED和插入曲也曲曲传神,可谓享受。

角色表演上,作画不必多提,必有大佬出力。声优的表现也很出色,说实话对于声优了解颇多的我对主角这两位声优了解甚少,所以他们是凭实打实的实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。尤其是男主声优神木隆之介,表现身体交换后那种娘娘的气质,真是神了。

给9分,综上我认为这部动画在各个方面几乎做到了完美。少一分,是由于(可能是暂时)对我的人生、追番口味等并无太大影响。其他评分参考,客观的话,EVA在其诞生的背景下,我给9.5;在如今我看过很多动画后,以当下的标准,我给8.5。

阿修罗

这部是一部挺老的动画电影了,我大概于今年三月左右看的。这是一部讲述乱世中人性的动画,可引人深思。在此就不草草给评分了,喜不喜欢,仁者见仁智者见智。

整部作品的基调比较黯淡,这是来自于背景的设定。契合表现主题的画风也相对特殊,因此可能有些人不喜。

主角阿修罗是一个乱世中的孤儿。其母亲本是好不容易与袭击的野兽搏斗,千辛万苦才生下他;可后来,由于实在是食物匮乏,他母亲动了念头要将他杀死吃掉,最后关头反映过来,丢下他逃走了。然后阿修罗就这样慢慢长大,靠吃各种腐坏的尸体(包括人的)苟活。由于无人教养,也不会说话,行为与野兽无异。后来遇到一位高僧,给了他一些食物,并给他取名阿修罗;教他念了一句“喃无阿弥托佛”,即使他并不明白意思。

之后,阿修罗到了一个村落,人们也并不把他当人看,他也被地主家的傻儿子欺负。在此,其实从侧面看出,底层的受雇于地主的人备受压迫,然而还是没有人愿意帮助阿修罗,只把他当作怪物远远避开。阿修罗凭借野兽般的本能,伤了地主儿子,而被追杀;后被女主若狭所救。若狭开始照顾其起居,教他说话,学习一般人的行为方式。然而好景不长,阿修罗很是依赖若狭,但若狭也有心仪的对象;阿修罗发现后,不理解而伤了他,后被若狭愤怒地赶走。

村里过的不好,饥寒交迫,若狭的父亲甚至想把她卖掉以换取食物。阿修罗为救即将饿死的若狭,偷偷杀了地主家的马,取其肉给若狭。可是若狭以为那是人肉而拒绝,最终饿死。阿修罗也被全村人围剿追杀(地主许诺他们以粮食)至濒死。

这时阿修罗又遇到了那位高僧(观影为前几个月,可能时间先后略有差别),此处可谓是全剧的最高潮。高僧问其为什么要伤人,阿修罗答曰(大意)为了生存;人们都说我是吃人的恶魔,然而那些衣冠楚楚的人,他们又何尝不是?由于地主许诺粮食,为了生存,就要追杀我致死,他们的行为,又与我何异?高僧曾说过,能为他人着想,方能称为人,为了践行这一点,取阿修罗之斧自断一臂给阿修罗当食物。阿修罗受到极大震撼而逃走。

最终的结局,下着小雪的拱桥上,拔掉了自己犬齿的阿修罗,与送葬若狭的板车,擦肩而过。往后多年,阿修罗出家,成为得道高僧。

这便是电影的主要内容,简要梳理于此。个人功力有限,有兴趣的我强烈建议去看一看原电影。主要声优为野沢雅子出演阿修罗,林原惠美出演若狭。这二位想必也不用多做介绍,少说都是业界顶梁柱级别的。

在这就剧中的三位主要人物谈谈我浅显的理解。首先是阿修罗,这个名字来源于佛教,为天龙八部之一。我对佛教不是太懂,仅从剧中来讲,想表达的,他所修的,当属苦难的修罗道吧。阿修罗这个角色,要说作恶伤人,以一般人来看,确实做了很多;而考虑到其成长经历,这些又都是合情合理。至少我,很难以一个人类自居而去责备这个所谓的食人恶鬼。在极端条件下,大家很可能都是一样的。很可能觉得,活着就很难了,其他的仁义道德见鬼去吧。

然后是若狭。美啊。除了人美,想必剧组是想通过这个角色,表现出人“善”的一面。我们可以看到,这个“善”显然也不是完美的,而存在缺陷。若狭对阿修罗虽好,但实际上心底里还是没把他当人看,对其心底里是不信任的,这从之前她在阿修罗面前洗澡,阿修罗伤了恋人后将其赶走,以及最后她拒绝马肉那里可以看出。这个造成的结果,就是自己最终饿死,阿修罗也被追杀。

再就是剧中高僧的形象。高僧出场不多,但每次都是对剧情以及阿修罗的成长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。我想这部电影想歌颂的,便是这种即便看清这乱世本质,仍能维持本心(仍保持“人”的状态),这样人类进步的曙光吧。阿修罗在最后,也悟到这一点,成为一代高僧。

由于对人性阴暗面的揭露,阴暗的基调,本片也收到了一些批评。也有批评其剧情俗套,或是过于说教,为了宣传宗教等等的声音。但总之,我是觉得,能引人思考的片子,不管你喜不喜欢,当属上乘作品。

以上便是近期的三篇简评。均为个人观点,还望与诸位多多交流。